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從嘉興到延安實地調研
20微電子05S實踐隊vlog
◯ 項目介紹
2021年是建黨百年紀念👵🏿,青年以此為主題開展社會實踐,具有著重大意義,並可在此實踐過程中學習黨史,進一步了解🧑🔧、感悟黨的精神🧑💻。基於實踐目的與意義,微電子實踐隊選定延安和嘉興為實踐地。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嘉興南湖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之一,也是全國紅色教育基地🧖♂️。通過本次社會實踐,實踐隊成員可對延安精神、紅船精神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實踐隊將線下參觀采訪與線上調研結合:我們將深入學習紅色歷史,了解革命精神內核📦,通過參觀紀念館看黨風雨兼程的百年歷程;通過走進革命勝地🙇🏻♀️、采訪遊客🫅🏽、居民和黨員進一步了解革命精神🛑,更好地繼承紅色基因;通過問卷訪談,找出革命勝地宣傳的薄弱之處並提出解決方案,為革命舊址貢獻青年力量🤦🏿♀️🧿;通過線上宣傳工作🍾📜,宣揚革命歷史與精神👧🏽,並爭取讓更多人看到革命舊址的風貌🫃🏿。
◯ 前期準備
小組於5月30日討論確定選題並進行初步規劃💗:明確實踐地與實踐目的🕺🏼、進行初步的行程規劃、擬寫訪談提綱與問卷內容。
在立項成功後,開始搜集相關資料,查閱黨史與建黨百年的相關文獻👨🏻🍼,了解參觀地的革命歷史與革命意義,了解建黨百年間參觀地的變化;結合上述資料🪥,對於訪談提綱與問卷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調整相關問題以符合實踐目的。
在6月19日明確隊內組員分工👩🏽🎤,確定具體參觀行程,訂購往返車票並進行物資采購,完成vlog腳本初稿。
◯ 實踐紀實
◼ 參觀
◻ 參觀棗園革命舊址
7月3日實踐隊成員前往棗園革命舊址進行參觀。一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刻在石頭上的“棗園”二字,我們順著參觀路線,參觀了毛主席故居🈺、朱德故居🤹🏼♂️、中央小禮堂等革命舊址🤟🏼,參觀過程中🙋🏿,隊員們看到了共產黨黨員們在此生活的痕跡,大家在討論中回想老黨員當時艱苦的生活條件,而正是這樣的艱苦與當時黨員們堅定的信念形成對比🥔,他們沒有放棄積極生活;我們看到毛主席的故居內還有許多書籍,可見黨員們無論在多麽困苦的生活條件下都不會放棄學習與進步。
實踐隊在棗園參觀
◻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7月4日早上實踐隊成員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我們在革命紀念館認真聆聽了講解員對於革命歷史的講解,結合前期查閱的紀念館歷史🗞,我們切實看到了紀念館的變化,感受到了國家與黨的發展。
實踐隊成員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前合照
延安革命紀念館內的設施
◻ 參觀楊家嶺舊址
7月4日下午來到了楊家嶺,參觀了革命故居與中共七大的會議舊址🕯,還看到了毛主席曾經在這裏種菜的土地,隊員們在此暢想老黨員們曾經在此的生活,不禁又對他們多了一分敬佩。
實踐隊成員在楊家嶺合照
◻ 參觀南湖及南湖革命紀念館
8月3日,實踐隊成員動身前往南湖進行參觀🧀。成員們回顧了中國近兩百年的歷史🌗,從鴉片戰爭的硝煙,到列強瓜分侵占中國🍛,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中國共產黨誕生,新中國成立,再到改革開放,最後是習近平新時代新征程。一件件珍貴的展品🕋,生動再現的場景,使我們仿佛走進了歷史的長河,為屈辱割地而痛心,也為抗爭呐喊而振奮🔚。最後成員前往南湖瞻仰紅船,這艘停靠在南湖岸邊的紅船,承載著黨的初心與使命👩👦👦。
實踐隊成員在南湖合照
實踐隊成員在南湖革命紀念館前合照
◼ 訪談
◻ 對棗園內的老前輩進行采訪
實踐隊伍的采訪在棗園展開,部分成員在棗園革命舊址內采訪了一些常住在附近的革命老前輩🏫,主要就革命舊址的宣傳🍂、日常參觀情況進行了調研,並邀請他們分享自己對於延安精神的理解與參觀革命舊址的感悟,我們在與老前輩的交談中收獲頗豐👨🦰。
實踐隊成員與前輩們愉快交談
◻ 采訪朱賀平先生
成員們在棗園門口遇到了革命先烈的兒子——朱賀平先生🫁,鑒於實踐目的我們決定對朱先生進行采訪🛬,朱先生非常開心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為我們講述了他父親在西北野戰區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對於延安精神的感受,他還為我們表演了陜北經典的安塞腰鼓💆🏼♂️,並希望我們將延安的精神傳承下去。
實踐隊成員與朱賀平先生的合照
◻ 采訪嘉興當地小區居民
實踐隊成員通過采訪嘉興當地小區居民,調查他們對紅船精神的了解情況🚏。一位88歲的爺爺把紅船精神概括為開天辟地和開拓創新,他將一生奉獻給了水稻育種👉。老爺爺工作過幾十年的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用南繁精神詮釋了新時代的紅船文化🚪🍃。每年十二月初科研人員都會去海南種植水稻,五月初收割,連中間的春節也是毅然留在海南研究育種👰♀️,為的是加速我國新水稻的育種進程。同時👩🏿💻,其他的幾位受訪者都表達了對南湖作為共產黨誕生地的自豪,也肯定了小區和區政府在宣傳紅色文化上的作用🌥。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南湖獨特歷史文化對當地居民的哺育作用。
實踐隊成員與嘉興當地居民合照
◻ 采訪支部書記
實踐隊成員對嘉興高新區一位支部書記進行采訪👐🏿。書記向我們介紹了他所在支部的黨建活動,該支部多次組織黨員參觀南湖及南湖革命紀念館⚔️,並計劃國慶前後再次參觀新裝修的南湖革命紀念館➔。采訪的最後🚊,書記向我們表達了學好專業知識👨✈️,擔當時代重任的祝願🧑🏿🦳。
實踐隊成員與支部書記合照
◯ 表達與交流
在回程路上實踐隊成員互相分享心得體會🧑🏻🎓,探討分析革命紀念舊址目前仍存在的宣傳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通過對訪談和參觀內容的整理🫴🏽,成員們分別發表對延安精神和紅船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深刻學習黨史,了解黨的精神🤵♀️。
◯ 實踐感受
◻ 從前輩之行💛,見我輩之責
走在延安的大地上,腦海中猶存革命先輩的音容笑貌。延安這片土地😇,不僅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個時代的標誌🛋。雖然戰爭的硝煙遠去🧝🏼💚,沖鋒的號角消逝,但是在革命舊址所殘留的那些物品中,我們仍能看到革命前輩們在艱苦歲月中堅定信念,奮力前行的身影。
從前輩之行,見我輩之責。毛主席等前輩當年在延安駐守時也是吾輩同齡人,然其已能將艱苦樸素當做稀松平常之事💆🏻♂️,為心中信仰勇擔責任🀄️,以天下存亡為己任,將百姓生計記心間🥬。然民族復興非一蹴而就之事🔟,我輩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風雲變幻中🌋,理應主動扛起時代重擔,始終將民眾的利益放於第一位🫲,腳踏實地、勇於進取🫸🏽、發揮自己的創新創造能力👮🏽♂️,將延安精神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屬於我輩青年的嶄新旋律。
謝謝延安留給我們的歡笑、震撼、感動🖕🏼、洗禮😮。青年在前行路上有了前輩的指導與教誨👲🏻,每一個腳印都必將比昔日更加堅定!
◻ 感受紅色力量👨🏿,繼承紅色精神
經過這兩天的嘉興紅色之旅,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黨開天辟地的壯舉🕚。南湖紅船上,誕生了最偉大的黨——共產黨。在南湖革命紀念館中,我感受到了國家創立建設的艱辛,也感受到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光榮使命👩🏽🌾👩🏻🎤;在與當地居民、領導的交談之中👱🏼,我體會到了黨深入人心的偉大力量,領悟到黨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在建黨100周年的今天🤶🏻,我們來到嘉興,感受紅色力量👉,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實在是大有收獲!我也希望我能夠繼續努力🌅,通過黨的考驗,有朝一日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供稿丨20微電子實踐隊05S
排版丨郭景瑞